內容來房屋信用貸款融資貸款全省皆可處理信用貸款貸款自YAHOO新聞

本報特稿/美「中」科技競合新挑戰

(一)前言 中國大陸紫光集團出價230億美元,擬收購美國半導體大廠美光科技,最後被美國政府擋下,其中最重要理由是「國家安全」,因為美光替美國防部先進武器設計製造晶片、電腦模組,並且是美國僅存DRAM製造商。美國國防部不願敏感技術轉移到中國大陸,而負責審核外資的「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對大陸國企併購美國高科公司,一直心存疑慮。 大陸跨國企業的發展策略,已經朝向國際投資併購與合作開發的軌道邁進,重要措施包括:(1)運用世貿組織(WTO)架構,促進經貿體系與世界經貿市場規範接軌,並吸引外資投入創新驅動發展;(2)透過自由貿易協定簽署,提出「一帶一路」開發計劃,籌設亞投行,有效發揮經貿與金融實力,在國際政治經濟舞台上,展現區域性影響力;(3)積極在重點地區,厚植能源和原物料穩定供應來源;(4)運用跨國併購策略,發揮「資本紅利」功能,培養技術、人才與市場;(5)發揮經濟規模優勢,從價格接受者轉變為價格制定者;(六)開拓「中國創造」產品國際市場,發展創新技術,以保持結構優化動能,並建立產業規格標準主導地位。 (二)美對「中」資既期待又擔憂 美國政府對「中」資併購活動的顧慮,其主要因素包括:第一,中國大陸的GDP可能會在十年內超過美國,並直接衝擊美國的優越感貸款計算上市股票信貸年息借貸增貸轉貸與商業規範;其次,中國大陸不是美國的盟友,而中共軍事現代化的戰略意圖仍不明確;第三,中國大陸政府對企業干預程度深,讓企業可能為政治動機服務;第四,中共繼續對伊朗及北韓輸出敏感技術,威脅美國安全;最後,根據聯邦調查局表明,中共對美國有高度間諜威脅行為。然而,中國大陸擁有高達3.5兆美元的外匯實力,已購買1.6兆美元的美債和美國上市公司股票,而美國經濟體對創造就業機會的需求,恐難抗拒「中」資企業來美投資併購的經濟外溢效果,確實讓華府對「中」資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日前,中國大陸國家發改委及財政部,針對美商微軟、高通、蘋果,以及克萊斯勒等跨國公司,發起歷年來最大規模的反壟斷調查,具體應對美國頻頻對中國大陸公司出口產品祭出反傾銷處罰,同時也對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理由,否決中海油、華為、三一,以及紫光集團等前往美國投資併購案,表達北京當局同樣可以用保護措施,回敬美國政府雙重標準。 美國雖然放鬆對部份高科技出口管制,包括航空器、渦輪發動機、水面艦、潛水艇等將可出口到中國大陸,甚至衛星產品亦可有條件賣到中國大陸;不過,美國政府這項政策調整,也將使中國大陸高科技產業面臨雙重壓力,一方面,中國大陸真正需要的關鍵航太產品和先進技術進口仍受限;另一方面,美衛星產業將強化在全球市場經營,加劇中國大陸航太產業國際化競爭挑戰;此外,美國對中國大陸企業真正有興趣採購的高科技仍嚴格管制,造成美國想賣的科技產品,中國大陸根本不想買的窘境。 (三)結語 中國大陸跨國公司在美國的投資併購活動,以及購買高科技對美國是否有利,很大程度取決於美國是否能夠有效掌握自身經濟健全體質,以及科技研發創新領先優勢,而不是過多的安全顧慮與保護措施。至於中共依法對外企反壟斷調查,亦應謹守促進公平競爭、保護消費者權益,以及投資者合法利益的底線,讓外資看到中國市場長期潛在利益,並為中國大陸經濟帶來向上提升的正能量。換言之,「中」美兩國科技競合應導向互利雙贏新境界,而不是採取保護封閉政策造成兩敗俱傷。 (來源/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會大陸情勢雙週報第1701期) 【中央網路報】



新聞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本報特稿-美-中-科技競合新挑戰-021500124.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wiswil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